2018年12月19日,受我校科技处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美国犹他大学终身教授、我校特聘教授臧泠作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为欧宝(中国)及相关学院的教师、研究生做了精彩的前沿技术学术报告.
臧泠教授为与会师生作了题为“Detecting Heavy Metal Pollutions in Water Environment”的学术报告。臧教授首先介绍了以汞(Hg),镉(Cd)和铅(Pb)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是危害最大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可导致严重的健康与环境问题,乃至威胁生命。这些重金属离子及化合物具有高迁移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及食物链放大性的特点,即便是极微量的存在于环境中,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也是极大的威胁。随后他介绍了目前重金属的痕量检测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大型分析仪器,但是这些仪器操作程序复杂,费用高昂,耗时,不具可移动性,不适于现场实时快速检测。而且,随着水体环境的复杂化及工业的高速发展,更有必要实施多点协同监测,提供动态水质跟踪。由于这些技术需要,基于分子及纳米材料的化学传感器的研发近年来异常活跃,并取得显著进展。最后,臧泠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在相关传感器领域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汞和镉两种金属离子的高特异性痕量检测方面的技术及产品研发。这些传感器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小型化,便携,低成本等特点。报告会尾声,臧泠教授还耐心详尽的解答了老师和研究生提出的问题,为师生的科研提升提供新的视野,与会师生感到受益匪浅。
新闻小贴士:
犹他大学终身教授臧泠。1995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现理化所)物理化学博士,1998–2001在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先后在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洪堡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南伊力诺依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2012至今在犹他大学从事教学研究工作,USTAR特聘教授。
近15年主要研究兴趣在有机纳米材料和光电子传感器,有机太阳能电池,分子探针和单分子电子器件,纳米显微成像和表征,特别是有机半导体分子自组装光电材料、重金属离子和有毒化学品及爆炸物痕量气体检测传感器材料与器件等,并在这些前沿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系列成果。这些成果积极推动了安全、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在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包括美国化学会志 (JACS) 16 篇,Acc. Chem. Res. 2篇,Chem. Rev. 1篇,J. Phys. Chem. Lett主题展望1篇,以及其他若干发表在Angew.Chem.、Nano Lett.、ACS Nano、ChemCommun.、Nature Commun.等。另外,编写出版1本英文著作"Energy Efficiency and Renewable Energy through Nanotechnology"。2012年以来论文被引用次数近5000,被引用最多的25篇论文均篇引用超210次, H-指数值45。拥有美国/德国/国际专利19项,其中10多项已经成功转化,并以此创建了两个高科技公司,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